王英,女,漢族,198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現任眉山市公安局天府新區分局治安大隊民警,三級警司,先后榮獲“為民服務十佳民警”、“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勤學善思,練好基本功
自2009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王英同志就一直工作在戶籍窗口,經常被女兒笑稱為“老戶口”。戶籍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業務性、操作性很強的公安管理工作。雖然操作比較容易上手,但是要熟練掌握政策的沿革,就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進行系統學習
工作之初,正值村鎮行政區劃調整結束,大量的群眾需要更換新的戶口本,辦理身份證。每天戶籍室都圍滿了等待辦事的群眾,只要一對上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神,王英同志就不斷地提醒自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滿足群眾的辦證需求
就這樣白天一邊學習業務操作,一邊學習如何與群眾打交道;夜晚認真鉆研有關戶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遇到問題虛心請教,很快就成為了獨擋一面的業務骨干。
用心共情,情暖群眾心
戶籍窗口是公安機關直接聯系群眾的橋梁,可以折射出整個公安隊伍的形象。戶籍工作歸根結底是群眾性工作,要想贏得轄區群眾的心,在工作中必須做到用心用情,心系群眾
隨著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戶籍窗口接到了部分群眾因歷史原因導致沒有戶口,辦不了身份證,享受不到各項保障,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王英同志都是先耐心傾聽和收集本人反映的情況,再深入實地開展調查,結合調查情況和檔案情況,在政策允許下盡快解決當事人的無戶口問題
原視高鎮老君村的王某香就是眾多案例中的一個,2013年11月,王某香到戶籍窗口反映自己出生于1968年,家里兄弟姐妹眾多,成年之后跟隨同村的人外出打工,后經人介紹在河北省與丈夫共同生活并生育了三個子女,但她本人一直沒有戶口
接到王某香的申請后,王英同志與同事立即到王某香的原籍地進行調查核實,做好辨認筆錄和公示,并同時與河北省西村派出所民警取得聯系核實王某香的情況。 王某香在做完調查記錄,采集完人像之后因為要回家帶外孫就匆匆返回了河北。
查詢王某香戶籍檔案時,王英同志發現公安機關現存的檔案里沒有王某香的資料,立即向領導申請去縣檔案館調查,終于在縣檔案館查閱到了王某香的戶籍檔案,也證實了調查材料中關于王某香身份的問題。不到20天的時間里,通過王英同志和同事們的努力解決了王某香幾十年沒有戶口的問題,并辦理了身份證,隨后王某香辦理了結婚證,于2014年初將戶口遷移到了河北省
王某香只是王英同志接待的萬千群眾中的一人,人民群眾無小事,把人民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才會用心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賡續未來,再擁無悔青春
“選擇了警察職業,就等于選擇了奉獻,就要時刻把群眾裝在心間”,這是許多公安民警的座右銘。作為一名戶籍民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所能做的就是接待群眾、審核材料、辦理業務,13年來究竟辦理了多少手續,王英同志沒有關注過,也難以統計。但通過自已的努力讓群眾帶著希望來,揣著滿意走的獲得感和認同感也是其他人難以體會到的
雖然戶籍管理是乏味而枯燥的,但王英同志始終被群眾樸素而實在的感情感動著。2015年冬天,視高鎮洪湖村一位姓徐的老大爺,因為孫女的學校需要一份親子關系證明來到戶籍窗口,王英同志經過查驗證件和系統查詢之后,發現徐大爺的孫女和他兒子不在一個戶口本,無法證明親子關系。經過查詢戶籍檔案,才予以了證實。隔天中午下班后走出辦公室王英同志就看見徐大爺提著幾斤桔子等在冷風中,雖然一直婉拒但徐大爺放下桔子就走,說是自家種的,是自己的心意,感謝王英同志給他解決了問題。
本是正常履職,卻收獲了群眾滿滿的信任和肯定,正是這樣的被信任被需要,讓王英同志在戶籍窗口找到了堅守的意義,在接下來更多的13年里繼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無私奉獻,無悔青春。
(符光宗)